说到全国最忙碌的城市,

  上海绝对名列前茅,

  而中国咖啡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也恰是上海。

  

  在这里,

  忙碌的身影与悠闲的咖啡,

  从不会突兀。

  

  我们这次的觅馆城市是上海,将为大家带来一个7年前红极一时的咖啡馆如今重生的故事—FishEye Café

  

  FishEye Café上海门店地址

  -长乐路688号(靠近富民路)-

  

  

  这个名字也许一些啡龄较长的朋友会觉得很熟悉,其实今天说到的FishEye Café就是2010年在北京三里屯的鱼眼儿咖啡

  七年前中国刚开始引入第三波咖啡浪潮,FishEye Café就已经开业,在当时还未有网红咖啡馆这个概念,FishEye Café就已经被过百家中外媒体报导过,包括美国华尔街日报、彭博商业周刊、香港明报等等,当年被多次评为北京最佳咖啡馆

  

  而近几日是FishEye Café时隔几年重新开业,接下来一起看看这家当年的”网红”咖啡馆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惊喜!(小编是不会告诉你文末有福利的,真的不会)

  

  ▼

  氮气咖啡机

  氮气的冷萃咖啡给予咖啡犹如德国黑扎啤的口感。

  FishEye品牌咖啡豆

  FishEye Café也拥有自己的烘焙厂,选购完咖啡生豆后都会在自家的烘焙厂进行烘焙。

  

  

  智能咖啡滴滤

  FishEye咖啡师团队通过手机或电脑在后台针对不同的咖啡豆,水温,手法,研发订制不同的咖啡滴滤冲煮步骤,来给客人每一杯都呈现最佳的品质

  ▼

  吧台&门口

  FishEye

  

  

  

  咖啡师很健谈,除了询问我们喜欢喝单品或是意式以外,还问我们喜欢什么口味的咖啡豆。

  好在这个点数人并不多,在我们点了肯尼亚之后,咖啡师也娓娓道来介绍肯尼亚地种种,就像翻开了百科全书,咖啡豆也包罗万象,除了平时的产地、风味,种植、处理也大有门道。

  此次FishEye开业期间,也碰巧是上海静安咖啡文化节,他们也抓住机会,让更多的爱好者可以感受到咖啡的魅力所在——

  

  

  

  

  

  谈起老炮儿品牌鱼眼儿,说知道的,

  肯定就是暴露年龄了!

  因为有一段…不可告人的秘密…

  ■

  About

  FishEye Café

  

  其实在2010年,FishEye Café 就已经创立,作为美国精品咖啡协会成员,精品咖啡连锁品牌和精品咖啡豆烘焙商,FishEye Café 也是最早引入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至中国时长的开创者之一。2010年FishEye Café在中国的第一家门店设立于北京三里屯Village(现太古里南区一层),曾多次被评为北京最佳咖啡店,超过百家中外媒体报道。如今注入了新鲜的血液,FishEye Café再次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体验和惊喜:

  ●FishEye Café 拥有自有品牌的大型专业咖啡豆烘焙工厂,QS认证证书,咖啡生豆产区直接采供,自由控制掌握精品咖啡全产业链的运营。同时为几十家第三方精品咖啡品牌供应精品咖啡豆和技术支持。

  ●消费形式的扭转使得中国消费者已经从早前当纯追求咖啡馆第三空间会客,驻留,社交的最主要需求,转向成为每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饮品,随时带走饮用。FishEye Café能够根据定位的不同在模式上做到灵活转变,无论是堂食、外带、电话预订、现场分享会举办等都有针对性解决方案。

  

  ●创新的咖啡饮品–机缘巧合下FishEye Café与美国航天宇航局NASA工程师 、设计智能手冲咖啡机器人的创业团队结缘,之后对原型机进行了两年多的深度订制和测试,通过手机进行订制来配合不同的咖啡豆、水温、手冲方法来给客人每一杯都呈现最佳的品质;加入了氮气的冷萃咖啡给予咖啡犹如德国黑扎啤的口感,是夏季咖啡饮品的爆品;意式咖啡当然也不在话下,统统选用最新鲜的自有烘焙咖啡豆(咖啡豆烘焙期在2周之内),奶咖部分是搭配以100%鲜牛奶或巧克力,并且都是咖啡师手工精心调制。

  

  ●专为店面咖啡师及服务员进行服务礼仪培训,用最高的业内标准服务消费者。

  

  ▼

  Founder孙瑜

  在美国西雅图长大并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州大学的孙瑜先后担任过美国苹果公司,亚马逊公司高级管理职位,在大学就开始经营咖啡店的他有着10年以上的零售和咖啡品牌运营经验。2010年从苹果公司辞职,创办了 FishEye Café,身兼多职的他也曾担任国内外多个咖啡比赛评委,多家一线商业杂志和媒体签约撰稿人。

  Co-Founder雷宜勤

  从小受外交官世家的熏陶和影响,对于专业咖啡烘焙,制作有超过20年的经验。是中国最早进行专业咖啡生豆,烘焙研究的业界知名权威之一,并多次为国内外咖啡比赛中担任评委。

  FishEye Café的重启,着实让不少粉丝惊喜,我们对创始人孙瑜(网名:纸寿司)做了个简单的采访——

  1、FishEye Café创办于2010年,当时咖啡沙龙也慕名前去探访,不少知名媒体报道推荐过你们,也积累了不少粉丝。能不能跟我们说说FishEye的发展历程,正当大家认为FishEye要起飞扩展的时候,为何结束了线下店?之后你们做了些什么?

  1997年,我在美国西雅图读书的时候在学校旁边开了一家窗口式的咖啡店,大学4年时光,这家咖啡馆也经营了4年。毕业后,我进入了美国加州的苹果公司,也正好赶上了2002年加州的第三波精品咖啡,那时咖啡浪潮已经开始,我也由此接触到第三波咖啡浪潮的文化魅力。赶在了08年奥运会前,苹果进军中国,在北京三里屯建立了中国首家线下店,我也拥有机会回到北京。在国外养成的咖啡瘾,回到北京会经常去喝咖啡,但实在没有一杯让我心仪的咖啡。这就萌发了我的初衷:开一家咖啡店,给自己、身边人喝到一杯好喝的咖啡。这个想法一直在我的脑海里酝酿,2010年,下决心辞职在苹果公司的职位,也下决心把咖啡当成一个事业。FishEye Café的第一家店,效果很好,这对于我来讲很欣慰。

  FishEye刚成立期间,店里的咖啡豆用的是来自美国旧金山的Ritual Coffee。Ritual Coffee是当时当地精品咖啡馆的巨头之一。每周一在旧金山烘焙后当天便即可供应到北京来,这也确保了店里每周都有新鲜豆子提供。2010年是第一家店开业,Ritual Coffee的创始人与研发总监(连续三届美国的咖啡杯测冠军)在开业的那个月一直在北京与我们在一起,提供了我们很多帮助,包括员工培训,菜单设计、设备调试。慢慢的,Fish Eye店面拓展,开到了五家店,也在12年的时候于沈阳建立了自己的咖啡烘焙工厂。我们的生豆依旧是与美国的Ritual Coffee合作,而他们也会给建议的烘焙曲线来烘焙豆子的最佳风味。

  

  我们在13-14年与各行业零售店一样,遇到了国内的房地产、商地产价格疯狂上涨的难题,我们几家店面所在的商场里的租金几乎涨了3倍左右,这对于我们的成本提升了不少,我们觉得开咖啡馆一定要当成生意来做,而不仅仅是情怀。我们进行压缩,保留3家店。

  15年的时候,FishEye主力团队也因为一些机缘加入了国内一家资本集团,他们希望我们为他们提供顾客消费升级的服务,也帮他们引进关于咖啡版块的体验,这对于我们来讲是另一阶段的升级,为了专注研发,我们把所有的店的都关了。

  

  2、FishEye 2.0这次品牌升级的背后,您能聊聊最近这几年来国内咖啡零售市场上一些新的趋势吗?另外你怎么看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咖啡车,无人咖啡贩卖机这样的业态?

  在资本集团的时候,我们做过大量的国内外咖啡馆、咖啡消费者调查。同时也发现了2个消费体验趋势:

  

  1)人们对咖啡的需求。在一线城市的工作者,他们对于咖啡的需求更为明显,在白天上班的时候需要喝几杯咖啡,解决对咖啡因摄取的问题,咖啡顺理成章成为了他们的日常饮品。 消费形式的扭转使得中国消费者已经从早前当纯追求咖啡馆第三空间会客,驻留,社交的最主要需求,转向成为每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饮品,随时带走饮用。

  

  2)咖啡饮品方面奶咖在下降,黑咖啡在上升。近两年由于倡导健康生活,大家开始对有加糖、有奶油的饮品需求降低。在健康生活的推动下,第三波精品咖啡、手冲咖啡的概念进入中国,人们对咖啡的要求越来越高,实际也是咖啡文化传播广了,例如星巴克的奶咖销量指数,从85%减低到70%,但当我们发现这个数字越来越往下沉,基本卡在70%的地方基本不动了。后来我们分析了一下,才发现人们如果希望喝到一杯好的手冲咖啡、精品咖啡需要到一些咖啡小馆里才能体验。

  

  我们咖啡人都在想的一件事:如何让一杯好的手冲精品咖啡成为人的日常,可手冲咖啡的成本高之又高,普遍的咖啡馆里,一杯精品咖啡的价格从30元开始,再好一点的庄园咖啡将近70元,甚至瑰夏也达到了100元高达200多的也比比皆是,这并不是普通消费者每天能够消耗的起的。

  

  

  从市场上来看咖啡零售形态的重要性。这次2.0升级之前,我们也认真的考量过咖啡市场上其他的一些零售形态。例如城市咖啡车,实际上核心在设备产品而不是咖啡,这种概念放在国外实现可能性大,但是放在国内会比较难,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是有城管的。并且实际实施起来的效果和设计图,宣传图片上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也看了一圈自动咖啡贩卖机,这东西也不是什么创新,日本人已经做了几十年了,并且做的更好。自动咖啡贩卖机在日本基本都是已经有品牌号召力的咖啡品牌在做,其实是多了一个自己现有的渠道,作为一个补充。一些完全没有咖啡经验的品牌,把一堆自动咖啡贩卖机堆到校园,办公楼里,品牌A和B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并且这事儿其实不需要新公司出来,已经拥有众多渠道的自动贩卖机公司来占领是分分钟的事儿,他们只要把机器升级一下就可以了。咖啡跟移动共享单车并不一样,共享单车对于人们来讲可能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刚需,但是咖啡并不是每个人的刚需。

  

  FishEye2.0这一次新店的模式都会是比较小的店面。主要做外带的形式,分为三个形态:1.街角咖啡店,小于40㎡;2.高档写字楼的大堂店;3.街角咖啡店的分支,甚至会更小,小于20㎡的概念。这样的话,实际上是节省了成本。

  

  另外还要提到一个效率问题,在这里会引入一个叫做智能手冲咖啡机器人的概念,是手冲咖啡技术上的革新。这个项目是在过去3年我们一直在做的,手冲咖啡机器人的设计师是美国航天宇航局为火星登陆车作设计的,刚好他也是一个咖啡迷,过去2、3年,我们跟他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也参加了关于机器研发的很多测试,最后完成了产品的研发。这个机器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做5杯手冲咖啡,每次手冲咖啡的绕圈数、范围、水温都可以根据不同的豆子在云端进行定制。我们计算过使用手冲咖啡机器人负责出品,一次同时做5杯,而一小时最高纪录是可以做60杯咖啡的,并且每一杯出品都非常稳定。我们所想要表达的概念是黑咖啡也可以是一杯好的咖啡,通过便捷的方式,并不需要花过多时间专门去咖啡馆品尝一杯咖啡,价格标准也更应该是接近星巴克的美式咖啡价格。


虽然机器帮我们提高了效率,但其实我们并不怕被模仿,因为支撑一杯好的咖啡的因素,除了手冲技术之外,咖啡豆的品质和烘焙技术才是背后的支持。

  

  3、关于消费升级这个话题,能不能分享一下?2.0的FishEye Café,有哪些亮点和核心的东西?

  现在大家谈到消费升级经常令大家走到一个误区–消费升级不是你绞尽脑汁,第二天醒来就能想到能够颠覆所有人的商业模式,与其是在咖啡零售这一块,因为这不是所谓的消费升级。而2.0升级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从我们积攒的经验,定义我们现在要重新开零售店,而不是几个人觉得咖啡很火,我请个大牌咖啡师来站台背书就可以打造出一个成功的品牌的。咖啡到现在越来越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觉得好的咖啡不应该是“奢侈咖啡”,所以无论是时间、金钱的问题上,或从研发、效率上来说都要满足这个要求。

  我们推出了新的形象并更新了LOGO,是由我们的设计合伙EICO来完成,他们的用户体验very amazing,他们曾经为微博的Weico设计,UE/UI都是他们做的,摩拜单车从0到1的时候,前端设计、品牌设计、APP设计整个形象设计都是由EICO操刀,现在他们已有线下空间设计,更多的将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EICO他们有专门的团队来全程打造FishEye所有跟设计有关的部分。我们在一起不光在外观的设计上发力,更多的是一起从咖啡零售底端来重新分解组合,从例如互动,出品,体验等方面来提升效率,稳定品质。

  

  再从产业链来讲,我们不可能自己种咖啡树,而是跟美国的合作伙伴,直接进口生豆,当然我们也会直接去产区选择生豆,也有自己的QS认证的烘焙工厂,由我们直接参与到产业链,这样能够让出品更加稳定。咖啡豆的选择增多了,出品效率提高了,消费者到店体验可以很快的品尝到几款不一样的咖啡豆,我们也可以跟客人进行更多的分享。我们在商城的体验店面积会更多大一些,在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两家体验店开在市中心的商场里,体验店所要传达的是“黑咖啡的美好”这个理念,变成一个只售卖滴滤黑咖啡的咖啡馆,不售卖意式咖啡。只要你想喝咖啡,随时都可以过来,我们的咖啡师都会与你分享咖啡的一切,让你感受到咖啡的魅力,爱上黑咖啡。

  4、2.0的FishEye Café,以后的路打算怎么走?

  我们今年希望在北京、上海开6-8家店,店面形式围绕着“小而美”的一股清流的设计方向走,同时也会有街角店、写字楼大堂店、shopping mall的一些体验店。我们是不会开大而全的咖啡馆,因为那种大店很难赚钱,还是那句话:做咖啡品牌一定要当成一个生意来做。我们更倾向于“小而美”的店,每一个城市我们都会选择1-2家作为体验的模式,它们可能会稍微大一点、更开放式一些,为的是培养大家对一杯好咖啡的认知。而明年,我们会以10-20家的速度继续下去。

  

  以上便是老炮儿品牌 FishEye 采访内容


分享此文:

admin

留言